首页
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
股票配资实盘
股票配资排名
栏目分类

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

你的位置: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-股票配资实盘-股票配资排名 > 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 > 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 被误解的李严:诸葛亮并没有把他当做政敌,甚至还十分重用他

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 被误解的李严:诸葛亮并没有把他当做政敌,甚至还十分重用他

发布日期:2025-03-31 21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06

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 被误解的李严:诸葛亮并没有把他当做政敌,甚至还十分重用他

在许多人的固有印象中,李严是蜀汉“益州派”领袖,政见非常保守,反对诸葛亮北伐,是诸葛亮的政敌之一。事实并非如此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,甚至诸葛亮还将他吸纳为自己的核心党羽。

在电视剧《新三国》中提到,李严曾在后主刘禅面前弹劾诸葛亮,刘禅下诏召回大破司马懿后的诸葛亮,诸葛亮无奈班师回朝。这件事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,但并非是李严针对诸葛亮的权位有意为之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请听笔者详解。

李严剧照

李严才能卓越,深受刘备宠信,执掌国家机枢

李严字正方,出生于南阳,起初任职郡吏。李严很有才干,刘表非常赏识他,便提拔他做县令。建安十四年(公元208年),曹操南下讨伐荆州。李严惧怕曹操兵势,于是向西奔逃入益州。刘璋同样欣赏李严,任李严为成都县令。

刘璋与刘备之间的战事爆发,刘璋令李严率一支部队抵抗刘备,可李严却背叛刘璋,投降刘备,被刘备委任为禆将军。李严又凭借才能得到了刘备的青睐,在刘备讨定益州后便令李严担任犍为郡太守。

展开剩余90%

李严任太守期间,郡中豪强马秦、高胜拥众数万反叛。当时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决战,没有多余兵力支援李严,李严仅有郡兵五千人。李严用少数兵力大败数万大军,叛军四散而逃,李严将其抓获归入民籍。而且他还凿通天社山,修筑沿江大道,整修郡城,表现出了优秀的治政能力。李严还参与过蜀汉的法律建设,与诸葛亮、法正、刘巴、伊籍四人制订《蜀科》。

李严画像

特别是这件事,帮助了李严深得刘备信任。刘备攻下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,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,李严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。据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记载:

“建安二十四年,黄龙见武阳,赤水九日,蜀以刘氏瑞应”

,武阳县赤水中出现黄龙,凭此祥瑞之象,刘备在这一年称帝,建立蜀汉。

但世界上怎么会真的出现黄龙呢?实际上是地方官员营造出的“祥瑞” 罢了。武阳是犍为郡辖下的县,所谓的武阳现黄龙,其实是犍为太守李严一手策划。其实这只是一个自然现象,当时的赤水河就是今鹿溪河,河水浑浊;还有一条河叫府河,河水清澈,双河相汇,清浊分明,出现了一道“龙”形线。李严就是抓住这一自然现象,

“乃立庙作碑”

,大力宣传,为刘备称帝争取民间的舆论支持。

鹿溪河

后来刘备东征失败后,撤退至永安,再也没有回成都,尚书台等重要机构也移驻到永安办事。尚书令刘巴去世后,刘备命李严继任,李严正式成为蜀汉政坛核心人物之一,执掌国家机枢。

刘备死后,李严权位远不及诸葛亮,更非派系领袖

1、权位不及诸葛亮

夷陵大败使刘备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,弥留之际急召丞相诸葛亮至永安宫。

据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记载:“先主病笃,托孤于诸葛亮,尚书令李严为副。”

据《三国志·李严传》记载:“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,以严为中都护,统内外军事,留镇永安。”

所以,刘备将国家与太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,并以李严作为诸葛亮的副手,辅佐诸葛亮。刘备安排李严为中都护,

“统内外军事,留镇永安”

。不少人误以为刘备是将全国的军事委托予李严处理,与掌管政治的诸葛亮达成平衡,以此来制约诸葛亮。但其实并非如此,

“内外”

所涵盖的范围也只是永安宫内外的军队,李严实际上只是永安都督(

《华阳国志》便将李严记为“永安都督”

)。刘备临终前仍觉东吴威胁甚重,故在永安设立重兵,留李严继续镇永安。

李严充其量只是一介方镇,断然无法与宰执国家的

“丞相、领司隶校尉益州牧、录尚书事、开府治事”

的诸葛亮抗衡,何况诸葛亮还有废立皇帝的决定权(刘备生前曾对诸葛亮说过“

君可自取

”,意即诸葛亮可以从刘备子嗣中选贤者为君)。

虽二人俱为托孤大臣,但显然诸葛亮的权势完全盖过李严

诸葛亮画像

2、李严不是派系领袖

建兴元年,刘禅即位,封李严为都亭侯、使持节,加拜光禄勋。李严仍算蜀汉的第二号人物。但李严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派系,更不是所谓“益州派”的领袖。这主要是因为李严自身的性格使然。李严虽善于溜须拍马,迎奉上层,但李严对待同僚与部下极为刻薄。李严的同乡陈震便言李严在家乡被称为

“腹中有鳞甲”

,乡人皆认为李严难以亲近。

李严先前担任犍为太守时,想把郡治迁到其他的县,遭到郡功曹杨洪的强烈反对。这本是一件可以平静商量的事,可双方偏偏闹得十分僵硬。杨洪甚至想要辞去郡功曹之职,再也不侍奉李严。李严最后将杨洪打发去了州府任职。李严后来任江州都督时,又与麾下牙门将王冲产生争执,由此嫉恨王冲,在李严的不断压迫下,王冲忧惧万分,竟投降曹魏。

李严虽有才能却毫无亲和力,加之他晋迁速度之快,早已引得不少大臣不满。大家不待见李严,李严自然难以聚众结党,李严更不会是所谓

“益州派系”

的领袖。李严本就不是益州土著豪强子弟,只不过是为避难才逃至益州的士人罢了。刘焉、刘璋时期益州土著豪强与外来者便矛盾重重,作为寄寓之客的李严当然也难以得到益州士人的支持。

刘璋画像

诸葛亮发现李严确实有才华,将其吸纳为自己的核心党羽

1、李严一边逢迎诸葛亮,一边向诸葛亮索取政治利益

李严也自知难以与诸葛亮抗衡,便积极靠拢诸葛亮。诸葛亮执政时,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,劝其受“九锡”之礼(即赐予九种礼仪形式及礼器,往往是赐予功勋卓著的诸侯、大臣,三国以后逐渐成为权臣的标准配置)。曹操重用董昭之前,董昭也曾通过这种方式夸赞过曹操。

可李严想溜须拍马,却拍到的马蹄子上,诸葛亮毫无越礼僭越之心。诸葛亮婉拒了李严,却没有责罚李严。而是鼓励李严积极报效国家。等到成功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,再与李严一齐升职,届时

“十命可受”

李严之所以如此阿谀奉承,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的权位。因为李严一边逢迎诸葛亮,一边不断向诸葛亮索取政治利益。我们来看看这两件事就知道了,李严曾向诸葛亮请求从益州分出巴地五郡,成立巴州,然后自己担任巴州刺史,被诸葛亮拒绝。李严又对诸葛亮说曹魏的陈群、司马懿等大臣可以开府治事,所谓开府治事就是可以自己任命僚属处理公务,李严其实就是暗示诸葛亮许可他开府治事,但同样被诸葛亮拒绝了。

诸葛亮剧照

2、李严才华有目共睹,诸葛亮曾委以重任

虽然李严不断向诸葛亮索取权力,但从来没想过要与诸葛亮决裂对立。诸葛亮也在积极吸纳李严成为自己的核心党羽,为自己做事,毕竟李严的才能出类拔萃,有目共睹。

建兴八年(公元230年),曹魏大司马、雍凉都督曹真兴军南征汉中,想一举消灭蜀汉。诸葛亮为抵御曹真,令李严率二万大军支援汉中。最终曹真因大雨连绵耽误行军,仅有前锋抵达汉中。曹魏后方经济压力巨大,牛马多有累死,曹真无奈之下只好撤军。

之后诸葛亮安排李严在汉中

“都护署府事”

(意即管理、监督丞相府事务),“都护署府事”位高权重,当时蜀汉的丞相府是权力中枢,也是诸葛亮最核心、最重要、最私密的机构。当初在刘备的左将军府、大司马府中,“署府事”者则是诸葛亮、董和二位重臣。诸葛亮将自己的丞相府交予李严打理,对李严的信重可见一斑。

诸葛亮如此重待李严,甚至引起了群臣不满,群臣责怪诸葛亮待李严过于优厚。陈震私下告诉诸葛亮,李严德行败坏,难以亲近。可诸葛亮始终不以为意,诸葛亮认为李严虽有道德瑕疵,但才高于世,同僚之间稍微担待下李严便可。

李严剧照

李严在慌乱中犯错,导致被废为庶人

曹魏为南征汉中大耗国力,关陇物资缺乏、守备空虚,又值曹真新丧。诸葛亮便在次年决定再度兴师北伐祁山,命令署府事的李严在后方监督后勤。所以,对于李严,诸葛亮是委以要职,十分看重他,并没有将其雪藏。而曹魏方面,则委派新任雍凉都督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垒。

诸葛亮先是兵进上邽县,欲割尽麦田,司马懿连忙护麦,最终双方各有所获。随后双方相持于祁山、卤城一带,呈对峙拉锯之势。战争决胜之机,便在于双方谁先被拼耗尽资源。本来蜀汉应对此状极为劣势,毕竟蜀汉国小民疲,且汉中至陇西的道路艰险难行,运输难以得到保障。

但曹魏此前征汉中之举大大消耗了关陇的人力物力,陇西麦田又被诸葛亮割去一部分,司马懿的粮食压力非常巨大。虽然通过郭淮征收羌胡谷麦延缓了情势,但仍捉襟见肘。所以,诸葛亮反倒有了与曹魏打消耗战的资本。诸葛亮担忧蜀军粮运不继,连忙致信与李严。

这时,李严犯了难。

诸葛亮剧照

秋夏之际,连月大雨,使物资运输变得非常困难。李严实在无法向前方运资,便遣参军马忠前往前线通知诸葛亮班师回朝,于是,

“九年,亮复出祁山,以木牛运,粮尽退军”。

诸葛亮也是无奈撤退,正恰此时,司马懿军队其实也是即将粮尽,诸葛亮离胜利仅差一步之遥。

事后,李严不愿承担运输不力的责任,便在诸葛亮面前演戏,假装惊讶于诸葛亮撤军,还询问诸葛亮:“

军粮饶足,何以便归?

”用以开解自己督办不力的责任;然后李严又向皇帝刘禅上奏解释诸葛亮为什么撤军,称诸葛亮是为了诱敌决战才假装撤退。

李严在诸葛亮面前问诸葛亮为什么撤军,在刘禅面前又解释了撤军原因。情急之下,李严为脱卸责任慌不择路,最终言辞书文前后矛盾,诸葛亮很轻松便识破了李严。诸葛亮大怒,上表废除李严之官,群臣多在表文中署名,支持诸葛亮的意见。李严最后被免除所有官职,废为庶人。这件事也是《新三国》剧情中李严向刘禅进谗言,下令诸葛亮无奈撤军的故事原型。只不过历史上李严并不想与诸葛亮为敌,只是失误之后以错补错,错上加错,令诸葛亮愤恨不已。

李严剧照

结语

李严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,致使蜀汉错失好局,也导致自己仕途暗淡。李严一直希望诸葛亮能再度任用他做官。在诸葛亮死后,李严自知人缘甚差,认为后继的权臣必不可能启用自己,竟忧愤而亡。

李严凭借受到先帝刘备的宠爱,快速升迁,最终得以受托孤辅政之任。李严、诸葛亮二人的关系并非是常人理解中的政敌对垒,而是深度合作,互相索求利益,甚至说李严有些奉承诸葛亮。李严深知自己的权势远远无法与诸葛亮抗衡,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放低姿态迎合诸葛亮。诸葛亮则希望尽可能利用李严的才华为国家办实事,故还将全国最核心的中枢机构交予李严打理操办。

虽然李严善于迎奉上意在线配资平台哪家好,却刻薄对待下属与同僚,最终导致同僚皆对其产生嫉妒与失望的情绪,在李严犯错后,所有人都恨不得上前踩他一脚。毫无疑问,李严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大臣,但铸错之后一味为了推脱责任,维护自己的权位,最后终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。

发布于:天津市